城口縣雞鳴鄉:鄉賢化身觀察員 群眾有了“代言人”
2025-07-21 18:06:29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劉歡 向洋)“基層治理觀察點就是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橋梁。這一年來,我對觀察員的職責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是群眾的代言人。”近日,重慶市城口縣雞鳴鄉基層治理觀察點成立一周年之際,觀察員向洋給群眾分享這一年來的心得體會。
2024年6月,在城口縣委社會工作部的指導下,雞鳴鄉深化運用“群眾說事·干部答題”機制,成為第一批建立基層治理觀察點的試點鄉鎮。作為雞鳴鄉人大代表且有農村經驗的鄉賢向洋成為了觀察員的最佳人選。
“我出身農村,也曾擔任過支部書記,對這個地方的人熟地熟情況熟。我知道如何調解群眾的矛盾糾紛,也能切身感受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向洋說道。
建好點是基礎,選好人是關鍵,運行活才是根本。作為第一批試點鄉鎮,為確保觀察點能發揮實效,雞鳴鄉率先建立了“654”工作機制,即“6大員”: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員”、基層減負“監測員”、人民建議“征集員”、民生實事“監督員”、營商環境“體驗員”、群眾身邊“解事員”;“5星評價”:建立觀察員五星評價機制;“4級聯動”:縣、鄉、村、點協同發力。
2024年7月,基層治理觀察點自正式“營業”后,向洋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作為“第一站”。
2018年以來易地扶貧搬遷123戶,集中安置71戶,安置區內矛盾糾紛復雜、群眾滿意度上不去等成為了社區治理的薄弱環節。
觀察點建立后,向洋用了1個月的時間對安置區每家每戶進行了走訪。打開觀察筆記,里面密密麻麻記滿了群眾的訴求,“雜貨堆在過道”“缺乏健身場所”“夏季供水不穩”.......一本觀察筆記,寫滿了群眾的急難愁盼。

針對每一項疑難雜癥,向洋按照“即報即辦,聯合破難”的模式逐一化解。對基礎設施短板,通過聯席會和人代會推動解決;對鄰里糾紛,創新“三色分級+溫情調解”法;對夏季用水緊張問題,經實地調研后上報鄉黨委政府,2個月內建成應急工程,惠及場鎮3000余人;對于征集的好建議,通過觀察點上報,形成“信息征集匯總-意見接收研判-工作機制健全”閉環流程,“護未聯盟”等3條“金點子”轉化為治理良方。
有了觀察點后,安置區也從“住得下”向“過得好”“都滿意”逐步轉變。
“觀察員既是‘耳朵’聽民聲,更是‘手腳’解民憂。”向洋說。基層治理觀察點運行以來,累計收集民情民意78條,調解矛盾糾紛13起,解決飛檐整治等民生問題10個。除了向洋,120名網格“N”力量也在不斷充實觀察隊伍,共同為雞鳴鄉探索出更有溫度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責任編輯: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