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十項機制”賦能高質量“雙招雙引”
2025-07-04 16:52:1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李黎)7月4日,奉節縣舉行構建招商新格局“十項工作機制”推動高質量“雙招雙引”新聞通氣會。記者獲悉,近年來,奉節縣招商引資成績單亮眼:截至2025年6月末,近三年招商簽約開工項目675個,合同投資額721.89億元,已投產項目548個,完成投資327.4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占全縣社會投資的70.8%,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奉節縣創新招商模式的有力舉措。據了解,該縣出臺了《構建招商新格局十項工作機制》和《建立產業鏈“鏈長制”推動高質量“雙招雙引”行動方案(2025-2027)》(以下簡稱《十項機制》《行動方案》),構建“雙招雙引”新格局,推動簽約項目從“落地生根”到“開花結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創新機制構建招商體系,五大特點彰顯發展活力
奉節縣推出的《十項機制》和《行動方案》,形成“構建產業鏈招商體系、打造投資奉節招商品牌、規范招商全流程工作制度、落實招商工作保障措施”四大核心板塊,以五大創新特點激活招商動能。
創新產業鏈統籌招商工作體系,由縣領導擔任產業鏈鏈長,落實“一專班一鏈條一方案一政策”的“兩個統籌”,實現項目“洽談、簽約、開工、投產”全過程跟蹤和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兩全服務”,構建閉環管控機制。
打造“1+3+N”招商工作品牌矩陣,以“投資奉節”為主品牌,“千企奉節行”“返鄉興奉節”“奉上好品上新品”為子品牌,培育“奉節臍橙”“奉節眼鏡”等N個產業品牌,形成多元招商格局。
突出重點招商與未來培育結合,聚焦臍橙、眼鏡、清潔能源等7條標志性產業鏈實施重點突破,同時在低空經濟、精密制造等6條潛力性產業鏈擇機培育,形成梯度發展態勢。
堅持招引關鍵企業與延鏈補鏈并重,既引進帶動性項目壯大產業規模,又聚焦產業鏈短板補鏈強鏈,推動集群融合發展。
貫徹“畝均論英雄”理念,建立重大項目評估機制,實現招商引資規模與效益“雙提升”。
聚焦產業鏈精準發力,特色產業跑出發展加速度
在創新機制的引領下,奉節縣三大特色產業跑出發展加速度。
在臍橙產業方面,奉節縣依托“中華名果”品牌優勢,已種植臍橙38.3萬畝,年產量50.7萬噸,品牌價值達381.7億元。根據最新規劃,到2027年種植面積將達41.3萬畝,年產量65萬噸,綜合產值超80億元。該縣正推進品種培優、標準種植、采后品控等七大行動,建設果蔬生鮮全產業鏈加工產業園,拓展“臍橙+旅游”“臍橙+文化”等新業態,打造中國最大晚熟臍橙種植區。
眼鏡產業已成為奉節新興支柱產業,目前工業園區投產眼鏡企業76家,其中規上企業21家,可年產眼鏡2億副、鏡片3億副,西部最大眼鏡生產制造基地初具雛形。下一步,奉節將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引進原材料供應、中高端配件等企業,推動產業向眼視光、大健康領域延伸,培育“三峽眼鏡”等區域公共品牌,打造產學研銷一體化產業示范基地。
肉兔產業鏈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2022年引入龍頭企業后,布局“飼料生產、種兔供給、標準養殖、屠宰加工、種養循環”全產業鏈,培育引進上下游企業37家,建成年育種能力20萬只,肉兔全產業鏈產值超10億元。已建成“奉節肉兔產業大腦”數字平臺,實現養殖、管理、溯源等環節數字化監管,構建起全市領先的肉兔產業發展高地。
多維優勢賦能投資熱土,營商環境與服務效率雙提升
除了機制創新,奉節縣得天獨厚的區位與資源稟賦,為招商引資提供了堅實支撐。
區位交通上,長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擁有重慶五大深水港之一的夔門港,滬蓉高速、鄭渝高鐵等構成立體交通網絡,毗鄰巫山、萬州兩機場,“鐵公水空”聯運體系暢通高效。
產業基礎與能源資源方面,全縣工業企業達1379戶,新能源總裝機規模1100萬千瓦,2024年風光電裝機容量82.9萬千瓦居全市第一,成為重慶重要綠色能源供應基地。
要素成本優勢突出,儲備用地0.74萬余畝,工業用地價格僅為東部沿海地區的10%,標準廠房、水電氣等資源保障充足,40萬勞動力及3所中職院校為產業發展提供人力支撐。
文化旅游優勢助力產業融合,作為全國首個“中華詩城”,奉節擁有“白帝城?瞿塘峽”等世界級旅游目的地,2024年旅游購票人數、過夜人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32.1%、15%、21%,為文旅融合產業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夯實硬件基礎的同時,奉節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行“領導聯系企業”清單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完善“最多跑一次”“辦事不出園”等服務模式,實現營商環境和服務效率“雙提升”,為企業投資發展保駕護航。
品牌矩陣激活市場潛力,“奉上好品”不斷推陳出新
在產業提質與資源賦能的雙重驅動下,奉節縣著力構建品牌矩陣,打造“奉上好品”公共品牌。
目前該品牌已有32家企業入圍,立足消費者需求,從質量、信用、效益多維度發力,正加大推動新品開發,全力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公共品牌。
在依托自然資源上新品方面,圍繞“時令+特色”,根據奉節臍橙、奉節脆李、奉節黃桃等優質農產品不同上市周期,聚力開展全產業鏈培育,持續打造優質季節性消費產品。
依托奉節眼鏡、夔州文創、奉節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品,通過技術創新、設備更新、文化融合等,持續推出“奉節造”系列產品,打造消費者信賴的特色產品。
深挖奉節文旅資源,堅持“科技+文化+場景”,升級太白鳥道徒步線路,做精做靚詩橙遠方研學產品,推廣江山如詩游輪線路,提升峽谷穿越漂流體驗,持續打造具有奉節辨識度的文旅新場景、新業態、新線路。
深挖千年夔州飲食文化精髓,著力培育“渝味360碗”,持續打造美食體驗店、示范店、旗艦店,持續評選“夔州十大名菜”,加快培育形成“美食+文旅”特色產業鏈,讓廣大游客在游覽“詩城奉節”中品味地道夔州美味。
責任編輯:王婷婷